1月18日早间,法拉第未来(Faraday Future,简称“FF”)宣布,拟将其未来的FF中国总部迁至黄冈市,同时保留其位于加州洛杉矶的全球总部。
而1月17日,FF就进行了预热,发布“回家”海报。同时配文表示:“三年艰辛,多少心酸和苦累。一份行囊,万千思念与牵挂。兔年春节倒计时5天,回家,风雨无阻!有家的地方,就有信念的火种。”
第一张海报,画面左边是苏轼写于古黄州的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中的一句诗词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古黄州隶属于湖北,FF中国总部落地的地方吻合。而在另一张海报中,FF 91 Futurist停在货仓中,货仓外面是一架机身上标有“国际货运航空”的货运飞机,或许是在暗示该车即将回国展出,位于亚洲最大的鄂州花湖机场附近。
根据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,双方应在投资、科技创新、产业转型、区位、政策等方面贡献各自的优势。预计黄冈市政府将积极协助FF在黄冈市进行产业布局,调配相关资源,同时为FF在黄冈市的创业项目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。
FF中国总部预计将由黄冈市政府引导基金、相关产业基金和FF共同出资建设。该框架协议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签署。
FF表示,选择黄冈市是由于其具有极多地理、产业优势:黄冈交通便利,距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——鄂州花湖机场仅30公里;拥有集装箱码头,可直接通往欧美及日韩等地。此外,湖北省是中国汽车产业重镇,2021年汽车产量达210万辆,占全国汽车产量超8%。2021年湖北省GDP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7。
FF最新表示,预计在2023年3月底开始量产可销售的FF 91,将于4月初下线,并在4月底之前交付。
但是这并不意味着FF已经走出了“ICU”,此次FF中国总部落户黄冈只是框架协议,并不具有约束性。
双方已经在2022年第三季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2023年初的黄冈市政府工作报告却没有将其作为重大投资项目予以公布。而且18日上午,第一财经记者向包括发改委、宣传部在内的黄冈市政府有关部门多方求证,得到的答复都是“不知道”。
“这不符合常理,一般这种重大招商引资落户,地方政府都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,但黄冈这次却表现得十分低调。”民进中央特约研究员、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叶青对第一财经分析。
叶青认为,黄冈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,不仅延伸了湖北汽车产业走廊,也改善了湖北汽车产业的形态。
但对于FaradayFuture主动宣布拟将中国总部迁至黄冈的事,叶青认为还是要抱“谨慎乐观”的态度。
2021年,黄冈市共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36家,其中规上企业108家,总产值100.6亿元。但在新能源乘用车上,黄冈现有的项目只有星晖新能源,这其实是威马黄冈智能制造基地,该项目总投资202亿元,规划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。不过,威马目前销量欠佳,也正处于资金链危机中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2年,威马销量不到3万辆,同比下降33.3%。
据湖北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息,黄冈掀起了新能源(网联)汽车热潮,但是也存在汽车产业链不完整、零部件本地配套弱、市场推广力度不强、企业生产要素不足、人才引进和融资相对困难等问题。
黄冈的做法其实值得理解。湖北一直是中部省份中的汽车大省,2021年汽车产量达210万辆,占全国汽车产量超8%。而黄冈作为省会武汉的卫星城,在汽车产业链上抢占知名企业,有利带动当地经济。虽然FF硬实力未必强,但名气不小,万一后面FF火了,黄冈成为像福建宁德一样的新能源产业高地,也不是没可能。
长江产业基金与FF在过去的2022年有过多次接触。据公告显示,FF与黄冈早在2022第三季度就完成了签约。延迟到现在公告,显然就是想告诉外界,FF中国落地黄冈基本板上钉钉。
业内分析表示,这对黄冈政府和FF都是很迫切的需求。也许,这也是双方约好的一次心照不宣的相互炒作,城市也要营销,新能源汽车现在太火了,法拉第未来跟黄冈的意外组合也可以吸引一波注意力,拯救黄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,尤其是威马。印象中,黄冈除了烈士多,就是会考试,现在教育也不行了,黄冈政府需要政绩,重振雄风,FF需要资金和业务落地,延续造车梦。
版权所有:鄂州人才网 鄂ICP备2020019081号-1
地址:鄂州市鄂城区寿昌大道与黄龙路交叉口南150米(月畔湾社区) EMAIL:ezrcw@qq.com
ICP经营许可证:鄂B2-20250096 人力资源证: 420700202119
Powered by PHPYun.